Gennetines #4 - 傳統新音

這兩週精彩的不只舞會、工作坊、還有音樂!

處處樂聲

除了舞蹈課程,營隊也安排了不少音樂工作坊,介紹不同型態的歌唱、吉他、打擊、小提琴、手風琴、手搖琴 Vielle à roue [註1] 等。課程時段多在下午,我猜是為了配合許多樂手們的作息 (晚上演奏盡興到凌晨,早上休息,下午才是一天的開始...)。

營隊還設了個樂器保管間,有專人輪值看管。每天早晚都有人拿著號碼牌排隊領或寄放樂器。諾大的營區,白天角落偶爾可見學生獨自練習或三五合奏。

午後,營友們拿著樂器聚集,試著跟上旋律

營隊尾端幾天,課表上出現 Grand Boeuf (大牛肉 ) 這個標題。是提供大餐嗎? 但下午的時段供餐有點奇怪... 我納悶。當天午餐後,一個義工把我叫住;她知道我第一次參加 Gennetines。「今天下午大會後有大牛肉喔!你應該要參加!」那是什麼? 我好奇地逮住機會問。「所有樂手一起為大家演奏! 很難得的!」我想起 2018年獨闖卡洛塔列匈牙利舞樂營,在植樹儀式現場,所有樂手們齊奏的感動 [註2]。 樂了,不可錯過!

下午開完大會,一陣騷動,椅子從台下移到台上。樂師們陸續拎著樂器往台上擠,舞台擠不下,舞台前再排上一排、或站到台階、舞台旁邊。幾首常跳的簡單樂曲,雖沒有音響支援 (因為舞台滿了沒地方架),但齊奏威力無比,現場嗨到不行。最後一曲,台下形成數十橫排,面向樂師們邊唱邊跳,像個大家庭般,非常歡樂!

牛肉持續膨脹中,滿到台下...

這次參加營隊主要重點在舞蹈,或許下一次參加能帶上樂器,全方位體驗。

 

傳統?

看著學著跳著聽著... 我心裡其實冒著問號: 這真的是傳統的樂舞嗎?

「我們以前奏的馬則卡,比現在常見的輕快多! 」
隔壁小鎮帶民俗音樂工作坊的老師,有一次這麼跟我們說。前陣子聽一場手風琴獨奏會,離開前聽到其中一位工作人員提到: 「我們在東部阿爾薩斯跳的馬則卡也很不一樣!」

我相信,光 「傳統 」的定義,就值得討論。

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應該都跟原始相貌甚至上一世代有所差異。各地區甚至各時期或不同社會階層的馬則卡、Borée 等都有其獨特性。但不少人正努力用各種方式、多面相貌與管道,試圖延續傳統,或者是說,延伸傳統。

從傳統的根源中出發,走出自己的路,這在 Balfolk 音樂表現中或許更為明顯。

 

新音樂 - 傳統與創新

一晚舞會,場中很滿,我坐在場外一位老伯伯旁邊聽樂團演奏。老伯伯專注地聽,幾曲後他柱著手杖,邊起身邊轉頭跟我說: 「真不錯! 我雖然跳不動了,但耳朵還行! 這曲華爾滋真美!」說完他轉身慢慢離開。這是 Arquèthi 樂團的新曲: Depuis trois mois (Valse)

手風琴練一陣子了,每聽到手風琴的演奏不禁特別留意。一晚經過小廳,聽到熟悉的簧片聲音,我停步,台上女子正演奏著 Button Accordion (按鈕式手風琴)。是首馬則卡,只見場內舞者們隨著樂音滑動,場外則坐了好幾排聽眾安靜地傾聽。這位女樂手還與另一位女風琴手組了 Les Zéoles 二重奏,一個 Chromatic (半音階)、一個 Diatonic (全音階) [註3],豐富的編曲和精湛演奏,展現兩種簧片琴的細緻風韻和熱血的節奏,突破了我早先對手風琴舞曲的印象。許多時刻,我跟著其他眾多聽眾,坐在場外閉眼聆聽,讓心息隨之想像飛舞。

約 50 個樂團的樂手們在營隊期間隨時隨地吆喝 Jam、互相激盪,第二週一些新班底紛紛冒出,在幾個空出的小廳開趴。同樣的樂手出現在不同風格的樂團,嘗試新路線。


音樂與舞蹈之間的共鳴

無意間經過一場雙人舞初級工作坊,只見廳內不尋常的安靜。我好奇地走到門口湊近瞧,只見眾人圍著場中的老師,專注地看著示範。台上演奏的,是由三個魯特琴家族 (guitar, mandola, mandolin) 組成的 Snaarmaarwaar 樂團。現場一片寂靜,只聽到呼吸和琴弦撥動後的共鳴。場中的示範老師在沉靜的琴音中緩慢地轉移重心,動作細微到幾乎看不出來。當下,迎著幾近無聲的節奏,我的毛汗直立,身體、呼吸...全身的感官敞開著...  濕了眼角 -- 舞蹈不也正用著肢體創造著樂音?

是的! 營隊中大部分工作坊都有樂師現場伴奏,超 級 幸 福 !!!

而且,受邀在工作坊伴奏的樂手或樂團都不是普通的厲害,因為得馬上接招;授課老師點的舞型、地區特性、節奏、質感、變化... 都得立刻變出來。其實這些來自各地的樂手們大多能奏能編曲能舞,偶爾在場授課的舞蹈老師還會邀請台上的樂手分享經驗和心得。

Renaissance文藝復興舞蹈課還有古樂團現場演奏

「其實,我很喜歡為舞者們演奏!」 有一堂課,樂手這麼跟我們分享:  「當我看到我奏出的樂音,舞者們不僅聽到、感受到、還有即時的回應,激發得我更想為你們提供的豐富音樂... 」

原本以為,這些厲害的樂團們可能不屑淪為伴奏,就像我看到一群舞者們為歌者伴舞常覺 "勉強"感 。原來,是相互給予、陪伴、還有,輪流距焦!

這是連結! 專心聆聽、真心回應的連結,像湖面的漣漪放射,一波波地迴盪!

從古老旋律新編、或傳統樂器新奏、或傳統節奏新旋律、或新夥伴、或古或新… 在這個營隊我聽到很多動人的音樂,看到舞者們熱烈的回應,更現場感受到音樂與舞蹈之間的共鳴!能跟著樂師在同一時空一起創造樂章,是幸運!


(續篇)

 


[1] Vielle à roue 手搖琴,又稱絞弦琴,常見於歐洲各地的古老弦樂器;用手轉動輪子摩擦琴弦發出一種類似風笛的持續音。

[2] 2018年的文章 卡洛塔列民俗舞蹈音樂營 Kalotaszntkirály

[3] 手風琴種類簡介可參考蔡偉靖手風琴工作室網頁: http://www.vincentaccordion.net/about-accordions-2516339080297482017132057.html 

(本篇收錄於中華民國國際民俗舞蹈協會會刊2024年4月第42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