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4的文章

Gennetines #5 - 形形色色 共舞共享

圖片
形形色色 Balfolk 看起來是個奇妙的社群;有點草根、有些嬉皮、有點左。 討論會上年輕女子們踴躍發言,似乎在申訴著歧視的現象,主持人忙著溝通。 夜間的草坪,有人躺在墊布上,擺上蠟燭花瓣,嬉鬧著,偶爾走過似乎聞得到大麻。 至於我曾在 里昂 Funambals 見識到的洋裝大鬍子、不管何音樂都可跳 Bachata、穿梭飛舞於舞者間的自由即興... 這裡當然也有。 甚至,還看到舞池內有位年輕女子裸露上半身! 😳 我好奇地觀察周遭眾人的反應 -- 無! 😑不知是故意忽視,還是稀鬆平常不以為怪。   唱著歌的義工 這麼大的營隊,需要眾多工作人員,許多營友以工作交換的方式擔任義工,一方面減免費用,也協助營隊的運作。每天工作三個小時,可換一天營隊活動加三餐。說優惠,工作份量也不算輕鬆;有些還得半夜三點清掃營區浴廁等。 最常接觸的義工應該在餐廳收餐券、幫忙分主餐、還有收餐具的義工團。收餐具的義工團最有精力,有個直吆喝的光頭領班,不時有人哼哼唱唱,還呼著口號呢! 讓營友們在排隊處理廚餘、清餐盤時有戲可看,跟著笑喝。   吃飯聯誼 用餐時段似乎是最好的交流時間,因為其他時段大多忙著跑工作坊或舞會,只有吃飯才有閒暇坐下跟同桌的人說話。碰上下起豆大雨珠,大夥忙著一起搬動餐桌椅到室內,或從草地搬坐到棚內躲雨,也讓互動的機會也變多了些。 我每餐跟不同人同桌,但大多其實都沉默地埋頭用餐,因為法文不好,聽不太懂,也難以答話。偶爾運氣好碰上通英文的,便可以多聊些;有時法語聽累了,便自己一個人坐在草地上,聽著樂手演奏。 一次同桌相互分享雙人舞的心得,聊到阿根廷探戈。「你從哪裡來?」 一個探戈人轉頭問我,「台灣! 」「我聽說台灣的探戈女舞者很重視穿著! 」原來他不只知道台灣,還聽聞台灣的阿探文化。我回想著在美國灣區和法國參加過的幾次 Milonga,邊點頭,好像真有點。 其實還有好幾次,是試著回答: 「對不起,請問台灣跟中國的關係是? 」 台灣的國際知名度越來越高了,這陣子不斷上國際新聞,我也樂得趁機當個外交小尖兵,跟對方討論。   說著中文的金髮精靈 「您好!」 一天,我穿著印有中文的 T 恤走在營區,背後有人叫住我。一時反應不過來... 等等,我聽到是中文嗎? 轉身,是一位高瘦皮膚白皙、臉蛋小巧白淨的金髮年輕女子。 她再問候一次,沒錯,她正說著字正

Gennetines #4 - 傳統新音

圖片
這兩週精彩的不只舞會、工作坊、還有音樂! 處處樂聲 除了舞蹈課程,營隊也安排了不少音樂工作坊,介紹不同型態的歌唱、吉他、打擊、小提琴、手風琴、手搖琴 Vielle à roue [註1] 等。課程時段多在下午,我猜是為了配合許多樂手們的作息 (晚上演奏盡興到凌晨,早上休息,下午才是一天的開始...)。 營隊還設了個樂器保管間,有專人輪值看管。每天早晚都有人拿著號碼牌排隊領或寄放樂器。諾大的營區,白天角落偶爾可見學生獨自練習或三五合奏。 午後,營友們拿著樂器聚集,試著跟上旋律 營隊尾端幾天,課表上出現 Grand Boeuf (大牛肉 ) 這個標題。是提供大餐嗎? 但下午的時段供餐有點奇怪... 我納悶。當天午餐後,一個義工把我叫住;她知道我第一次參加 Gennetines。「今天下午大會後有大牛肉喔!你應該要參加!」那是什麼? 我好奇地逮住機會問。「所有樂手一起為大家演奏! 很難得的!」我想起 2018年獨闖卡洛塔列匈牙利舞樂營,在植樹儀式現場,所有樂手們齊奏的感動 [註2]。 樂了,不可錯過! 下午開完大會,一陣騷動,椅子從台下移到台上。樂師們陸續拎著樂器往台上擠,舞台擠不下,舞台前再排上一排、或站到台階、舞台旁邊。幾首常跳的簡單樂曲,雖沒有音響支援 (因為舞台滿了沒地方架),但齊奏威力無比,現場嗨到不行。最後一曲,台下形成數十橫排,面向樂師們邊唱邊跳,像個大家庭般,非常歡樂! 牛肉持續膨脹中,滿到台下... 這次參加營隊主要重點在舞蹈,或許下一次參加能帶上樂器,全方位體驗。   傳統? 看著學著跳著聽著... 我心裡其實冒著問號: 這真的是傳統的樂舞嗎? 「我們以前奏的馬則卡,比現在常見的輕快多! 」 隔壁小鎮帶民俗音樂工作坊的老師,有一次這麼跟我們說。前陣子聽一場手風琴獨奏會,離開前聽到其中一位工作人員提到: 「我們在東部阿爾薩斯跳的馬則卡也很不一樣!」 我相信,光 「傳統 」的定義,就值得討論。 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應該都跟原始相貌甚至上一世代有所差異。各地區甚至各時期或不同社會階層的馬則卡、Borée 等都有其獨特性。但不少人正努力用各種方式、多面相貌與管道,試圖延續傳統,或者是說,延伸傳統。 從傳統的根源中出發,走出自己的路,這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