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netines #3 - 工作坊新發現: Polska, Gascogne, Catalogne...

營隊第一天,我看著課表,迷茫茫... 對標題一點概念也沒有,營隊官網只附上少數課程的內容。我心想,人住在法國,應該要多學點當地民俗舞樂;但又想,下次周遊列國不知何年何月,也不一定有機會接觸當地的舞蹈。好吧,來碰碰運氣,從初級開始,先瞎上幾天的課再說。


迷人的瑞典雙人舞

眾多課程很難取捨,但瑞典的 Hambo (中譯漢伯舞) 和 Polska 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三個月前才編了支小品 [註1],所用的音樂跟 Polska 有關。況且,平常哪有機會跟有基礎的舞者們對跳? 當然不能錯過!

幾年前在台灣舉辦的世界音樂節講座上,講者提到 Polska 舞種,但當場沒示範,我的腦海裡只浮得出 Hambo 的畫面;台灣早期曾有老師介紹 Hambo,但這雙人舞難度頗高,得二個人都抓到要領才轉得起來,缺乏舞伴的情況下,愈發少跳。

教 Hambo 老師特別說明,不換舞伴... 我的心情忐忑,不確定接下來幾小時是天堂還是地獄。幸好,大部分學員似乎曾接觸過,可能是來溫習的。我的運氣普普 (或許對方也這麼認為),跟一位來複習的男士配對上課;他很「認真」,我也盡力幫忙,終於在課堂結束之前有稍微轉了一陣,也算有點成就感。

老師提供的筆記;二個月之後再讀竟然看不懂,只能紀念曾經學過...

另一位教 Polska 的老師則讓學員在沒有舞伴的狀況下,不斷地跟著音樂練基本步加轉圈,沒想到領舞與跟舞的舞步竟然不同 。老師讓學員兩個角色都練好一陣子,才讓我們跟偶然碰到的鄰伴捉對練習。我的偶然不太順利,一次差點被甩飛出去,一次險些摔倒... 跟老師示範的滑順截然不同😑。稍晚在舞會跟一位從加拿大的女士跳,舞畢兩人不約而同鬆氣互相道謝,大笑: 「沒想到! 這是有史以來最順的一次!」呵~ 原來我只是需要一位好舞伴,應該要厚臉皮的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找老師個別指導一下!

在 Balfolk 人人都歡迎參與的環境,當樂團公告下一首演奏的舞曲是 Polska 或 Hambo 時,「你會跳嗎?」這個問題最好先問不熟悉的對方,而且最好誠實回答。因為不容易入門,但一旦入了道,可以在舞池裡跟著動聽的音樂優雅地隨波滑行。在營隊中碰到一位資深舞者,每場舞會若看到我都會帶我跳上幾首,唯一一次就是當我回「Polska? 我不確定...」 (因為當時還沒上到課),他猶豫一會兒後,遺憾地跟我道歉 :「啊~ 這沒學過的話就難帶了...」 也因此更激發了我的戰鬥力,只要課程有北歐雙人舞都上,至少要有點概念!

後來跟一對夫妻聊天,告訴我他們因 Polska 而結緣的故事。女人說: 

    「我很喜歡 Polska 可是跟許多人跳舞的經驗,破壞了這優美的舞蹈與音樂。有一天這個男生邀我跳舞,」

她指指旁邊的老公: 

    「我不相信地問他:『你會跳?』 ,他說會,但我還繼續質疑: 『真的?』」 

男人臉上帶著笑意,看著女人。她不好意思地補充:

    「這樣問好像有點汙辱人的感覺,幸好他不介意!」

當晚在舞會,眼光瞄到他們跳著 Polska,我的嘴角揚起笑容。

 

法國的 Gascogne 彈簧跳

剛開始在課表看到 Gascogne 時,一點概念也沒有。無知地懷疑: 這是食物嗎?  (我先聯想到司康... 不知為何,我的肚皮總動得比我的腦筋快😅) 本來想選另一堂也沒概念的課,幸好在課前跟一位營友交換選課方向 (這位營友跟我還真不是一般的有緣,稍後再敘),她要上 Gascogne,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決定跟著一探究竟。

歐耶~ 有我喜歡的鏈狀舞! 當然雙人舞或方舞也不少,但舞步和音樂很有韻味,腳像彈簧似的起伏。一驚之下,趕緊搜尋,才知道 Gascogne 是個地區,位於法國西南,與巴斯克與西班牙交界,而且很多歷史故事來著。

上了一堂基本步,當晚舞會樂團正演奏著 Gascogne 的 Rondeau 舞型音樂。 一位陌生年輕男子走進剛放下背包,「要跳嗎?」 他看我一個人在舞池旁邊跟著,問我。當然要! 我開心地跟著他的腳步,似乎每個地區的基本步稍有差異,也有個人變化,但我還記得上課時提到的彈簧感。他訝異地看著我: 「我來自 Gascogne,你跳的質感就跟我們當地人一樣,實在太令我驚訝了!」我心裡超得意,但還是假裝謙遜地道謝。不用說,後來工作坊只要跟該地區有關,我都儘量上! (讚美對我而言是最好的激勵無誤!)

這個地區有兩支舞碼特別引起我的注意,一個是鏈狀舞 Branle d'Ossau,另一種是四人方舞 Congos (我第一次在課表上看到這個名詞,以為是剛果舞蹈,還努力聯想剛果與歐洲的關係,沒料到是舞名...😅)。 Congos 方舞舞序較複雜,但跳成的話,可以超級歡樂,也可以無比優雅;我首次看到這支舞是在營隊舞會上,二位老師在場邊帶著二個年輕人玩著,每次重覆都帶點新花樣嬉弄對方,笑得開懷,我也看得開心。當時不知道舞名,因此隔天上課學到這支舞,非常驚喜。接下來的舞會,只要聽到樂師宣布 Congo (難得聽得懂!),我就勇敢下場湊對。

鏈狀的 Branle d'Ossau 舞序很簡單,但手臂得規律緩慢地前後擺盪、同時腳步時而小躍時而錯步,還得維持規律起伏,卻也不太容易。幾個月前在里昂首次看到,當時我興奮地在隊伍尾端跟著。最初腦海裡聯想到保加利亞多布魯甲的味,上過課之後,才了解重心曲線有別;都有壓縮感,但動力方向卻相反。


加泰隆尼亞 Catalogne

去年到巴塞隆納找好友一起玩,湊巧碰上當地一年一度的 La Mercè 慶典,親眼見識到觸目驚心的疊人塔 Castellers  和民俗舞蹈展演。

活動中有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廣場型舞蹈 Sardanes,我硬是拉著朋友去現場感受。每個社團在大廣場上各自圍成一小圈圈,隨著正在舞台上演奏的民俗樂團跳著看起來簡單、跳起來卻摸不清起伏的舞步。

去年 (2022) 在巴塞隆納遇 Sardanes;匯賽後參賽者圍成一個大圈齊跳

這次營隊竟然有來自加泰隆尼亞的老師和樂團,分數個工作坊排教 Sardanes、Polca、Ball pla 和 Jota!  老師穿的 T 恤上面寫著: 「我是加泰隆尼亞人,不是西班牙人。」該地區獨立運動近年來被西班牙政府強烈壓制,但坊間民族意識熾熱,在自治區首都巴塞隆納仍處處可見加泰隆尼亞的旗幟。

原來 Sardanes 只要會基本步 (雖然早期的基本步與現在流傳的有一點點差異),聽得懂口令就可以牽著圓跳了。 不懂西班牙的我剛開始聽不懂口令,還跑去找閒在一旁的樂師請教,老師幫我寫下幾個單字,還教我發音 (得聽得懂口令才能跟呀): Curts (shorts)、Llargs (longs)、Dos (two)、Tres (three)。咦~ 有點熟悉...

Sardanes 每支舞曲的結構都經過設計

上過課之後,才了解為何去年在巴塞隆納看到許多參賽女舞者穿著 "很有彈性" 的圓裙了, 因為那"震震震~" 的基本步讓裙子上下規律地彈動,更突顯律動。

另一個需要快速跳轉的 Polca 舞型對在場的學員們很有挑戰性,有支舞老師讓我跟他在場中示範,動作還沒記熟的我一個跳轉落地差點煞不住,有點搖晃,幸好硬穩了下來。老師一定看出來了,瞇著眼帶著捉狹的笑容,我露出個 "好險" 的婰笑回應。仍可以表面謙虛內心得意地下場,接受在場學員們的驚嘆。(嘿嘿~)

Ball pla 則有點類似波蘭的舞會行列,尾隨著領頭的一對舞者圍著舞池起舞。雖然舞步簡單、舞序也不複雜,但緩慢優雅,很有浸身於隆重典禮與周遭仕紳們致敬的氛圍。結尾還會接個歡樂追步繞場,一團熱鬧中結束。


熟悉的以色列休閒舞蹈

跳了多年的以色列舞,從台灣到美國,歐洲竟也有? 嗯~ 其實奇怪的應該是我這個問題,說不定歐洲人更驚訝「台灣竟也有人跳?」

但我好奇,歐陸跳的以色列舞,跟美國或台灣目前流行的以色列休閒舞蹈有何差別呢?

營隊初期的前兩晚,聽不懂舞型預告、來不及下場湊對型、找不到好舞伴的我有些挫折了,決定一窺以色列專場舞會。依舊是現場樂團,跳的舞也是典型流傳的舞碼,但幾乎支支現場教學... 因為在場許多是第一次參加 (或一年只來營隊跳一次,需要複習),偏偏所有的舞曲都有固定舞序,一不小心就會跑錯方向撞到四周滿滿的人。

呵~ 雖然聽不懂也記不得舞名,大部分的舞還是挺熟悉的! 基本上以早期的舞為主,多為 Hora 呼拉,學員們很認真的跟著在場中示範教學的老師們牽手圍圈或高捧雙手朝天崇敬... Yemenite 葉門 、Debka 狄不開、甚至近年在台灣或美國流行的雙人舞型則少見,也因此我一看到 Agadelcha (中譯 「讚美詩」),便排開眾人擠到第二圈 (從第六七圈到第二圈,我已經盡力了...)。過去跟原編舞老師 Israel Yakovee 學了兩次,印象特別深刻,腦海裡自動浮出深沉的歌聲、腳步也不自覺地帶上葉門風格。

相較於美國或台灣,歐洲風格也有些差異。個人覺得比台灣的舞風 "誠虔" (環顧周遭,似乎真有人在祈禱著),但又比美國的隨興舞風拘謹許多。猜測以色列舞社團可能不如美國或以色列活躍,因此流傳的舞有限;也或許順應 Balfolk 的社群傾向,挑早期較容易或較有特色的舞,風格似乎也接近以色列建國初期的 New Folk Dance Tradition 運動,非常有群體營造感。

 

讓新生代表現的希臘舞工作坊

希臘舞過去也上了不少課,基於好奇,我也參加了營隊的工作坊。參加的學員很多,圍上四五圈滿滿的。師資似乎是現居法國的希臘移民,在這期的課堂上不斷地給新二代年輕人表現的機會: 「來,讓這位年輕帥哥秀一段!」「我看著這女孩長大,她現在是個優秀的民俗舞者...」 「舞台上這幾位優秀的年輕音樂家,讓我們今年終於有現場音樂可以跟著跳...」 

北希臘舞工作坊所介紹的舞碼

可惜課堂太擠了,Zonaradikos (台灣譯為「州那拉迪可」) 沒機會介紹頭尾捲進的玩法;另一個不習慣的是喊 「Hopa」 的時機,原來在這裡不是領舞者提示隊伍換段的口號,而是類似叫好的興奮呼喊,我每次聽到 Hopa 都得特意控制自己不換段。那換段怎麼提示呢? 是直喊: 「換段!」  (呵~在這個營隊裡用法語提示)

 

阿根廷探戈和 Chacarera

阿根廷探戈工作坊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參加,二十歲左右的年齡層竟然佔多數,令我非常訝異。授課的老師並未著墨在舞步,而是雙人舞之間的互動和空間的概念。我蠻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向,因為雙人舞基本原則是共通的,這些原則還可以應用於任何需要與夥伴相對應的舞科。

另一場 Chacarera 的教學相較之下就遜色了些;現場少了現場樂團伴奏,也少了男子帥氣的 Zapateo 示範,有點可惜。幸好多年前學的還有點印象 (詳見舊篇我的第一支阿根廷舞),找到機會我給他帥下去,讓對跳的小女生驚喜地眼睛發亮,也算有點成就感。上完課告訴自己,該找個時間去跳一下阿根廷舞...

 

Collective Mouvement

營隊裡的工作坊,好幾位老師不斷地提到 Collective Mouvement 概念。

有些舞步已經走鐘了,老師感嘆著,一邊重教講解重點。

可是,跟人家不一樣怎麼辦? 尤其閉合圓擺手... 
「這時候一起同圓的舞者,該一起感應,尋求契合點。」
可是,有些人很堅持,怎麼辦?
那那那... 老師有點遲疑:「那就尊重長者吧!」

大家了然地笑了,在舞會中,的確有此現象。明明下午才學過,晚上的舞會又是一個樣。保險的方法,是跟一起上課的同學們跳;但這機會在舞會中是可遇不可求,常常得隨和地跟著周遭。一邊提醒著自己: 共舞群性

 

沾點邊邊的其他

想學想看的太多了,而且師資聽說都是大師級。難怪有許多資深營友,十幾年來每年回鍋複習或精修,雖說像我一樣參加二週的瘋子倒是不多...

但我是新手,只能趁機盡力多沾點邊。所住地法國一定要多沾一點的,像是經典 Bourrée、年輕人喜歡挑戰的 Poitou 地區、常見的 Bretagne 布列塔尼亞、輕快的巴斯克地區...等,將來有機會參加附近的舞會才能參一咖! 其他還有難得的義大利和文藝復興,還有快把地板跳壞、屋頂掀翻的巴西旋律、還有韻味十足的智利舞、還有、還有... 唉唉~ 只好等將來了...

今年 (2023) 圈上的課。因為我一定記不得,所以得留影紀念

(續篇)

 

註:

[1] 前陣子編了一支舞作「九拍子之間」(https://sites.google.com/view/wanchaodance/gallery/in-98-time),採用鍾玉鳳的「九拍子—杜鵑徹夜不眠」音樂,其中演奏團體 Sotali (Daniel Fredriksson & Daniel Pettersson 來自瑞典,經常受邀演奏 Polska 舞曲。
 
 
(本篇收錄於中華民國國際民俗舞蹈協會會刊2024年4月第42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