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

最近 "沉浸式"這個名詞一直出現在臉書上,從 "沉浸式" 體驗到 "沉浸式"劇場...  

才在想著,好潮的名詞啊,前陣子一個火鍋湯球就用這名詞做了支廣告,剛好戳中我的笑點,心血來潮,想試著藉由寫作來整理自己的想法。

 

收費與成本

回台灣居住的幾年,曾對幾個現象感到好奇,其中之一是表演藝術的劇場取向,另一個是身心靈活動的價格,現在回想,或許兩者不無關連。

有些才二三天的身心靈活動收費高到相當於我在台灣一個月的房租支出,令人咋舌。這些活動,可能不是一般普通收入能負擔得起的。為什麼這麼昂貴呢?

許多訓練和證照收費頗高,猜想講師們背後所付出的成本大概不少;場佈租金應該也不可小覷... 除了營運成本,也或許是市場因素,讓定價決定價值? 大概還有其他我沒想到的原因。 

看著數目頗大的收費金額,我猜想,目標顧客應該是付得起也甘願投資的都市人。負擔不起的族群,或許還在想辦法照顧生理基本需求,念頭還顧不到心理層次? 也或許不需要? (嗯~ 大哉問)

 

體驗的環境

再回來看看成本的其中一個項目,創造體驗的環境。

可以理解,離開繁忙的都市或常態生活,的確較容易擺離習慣的日常作息和心境。也因此,人們度假多選擇離開住地發現新心境。而在自然天造無危險顧慮的情境下,或溪海邊或山徑樹蔭,總有辦法讓人安靜下來。感受風吹拂皮膚、耳聽四周生物的聲息。

種種因素,讓有些活動捨棄天造的自然,而選擇在寸土寸金的城樓中營造環境。都會區的高價成本,或是運輸人物到偏鄉的成本,或許也是高收費的其中因素。

而這人造的體驗環境,讓我聯想到 "沉浸式" 活動。

 

沉浸式 = 多重感官刺激?  虛境與想像空間?

說起來奇妙,光憑嗅覺、聽覺、視覺、觸覺... 任何一種感官或想像,總能帶給我們不同的體驗。但現代人是否因為平常的刺激接受太多,反而無法滿足單一感官,而需要虛擬環境承接多重感官刺激?

我曾經很喜歡看太陽馬戲團的演出;繽紛色彩、如夢似幻的華麗場境,節奏性強、張力飽滿的音樂聲響,還有令人眼光撩亂目不暇給的虛幻劇排場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衝撞觀眾。我也曾經讚嘆雲門舞集的九歌,極美的舞台,如詩如畫的作品,連走出劇場看到星空或雨夜也覺得淒美。

近年在台灣也陸續看了幾齣舞蹈劇場作品,聲光特效對感官的衝擊強度愈加,努力地讓觀眾們進入營造的虛幻環境。但一步出劇場聞到工作人員的煙味、或一坐上捷運看著眼前乘客們埋首手機螢幕中,方才的夢境馬上又轉回現實。現實與虛境的距離,其實很近!

而這虛擬場景與近來流行的 "沉浸式體驗" 在我看來,似乎是製作人試圖將想像中的幻境具體呈現,引領參與者進入其創製的虛幻空間;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否也限制或制約了參與者自己的想像空間?

 

簡單的感動

年齡越長,或許過了作夢的年齡,卻不再受如夢似幻的劇場吸引,反倒喜歡東倒西歪的小品。少了重口味感官刺激,腦袋卻似乎專注了些,多了點空間冒出一堆問題,留滯在腦中咀嚼。

相較於最近的沉浸式體驗或劇場,進入優人神鼓老泉劇場,或至西奈山頂看日出的一段夜間步行,似乎更貼切個人私心對沉浸式的定義;這段與彼此毫不相識的人群一起以規律的身體動作,使思緒集中或轉移或放空的步行似乎是個儀式,同時也是讓身體感官準備好迎接自然實境空間的一段過程。

我想,自己應該是較偏好身體親為、自然景觀,和無造作的人物。

 

到底,何謂沉浸式?

NTCH (國家兩廳院) 臉書對沉浸的詳細釋義讓我笑翻了,說實在還真貼切個人對這一陣流行的想法。連結在下方,有空的話可以點進去看看其他的名詞釋義,:
https://www.facebook.com/ntch.tw/photos/pcb.4707047849349829/4707045582683389


 

虛夢

虛實環境遊走之間,是虛幻夢境? 是反映真實?

有夢可以做,或能作夢,應該是好事。 不過話說回來,做誰的夢? 我們又在看誰的夢?

這一年來的鄉下簡單生活,遠離都市五花八門的刺激,欲求好像變少了。猜想,感官激點大概也變低了,不過似乎也沒想要讓自己沉浸在虛擬夢境裡。遠觀流行,讓我對這熱門的 "沉浸式體驗" 的供需感到好奇。

泡在鄉下,每天看著大大的天空腦袋放空,很美! 但一聞到牛糞,美夢很快就醒了。當然,也有可能在糞味中聞到青草香... 嘖嘖嘖,怎麼想到牛糞去? 笑自己,越來越庸俗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