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保加利亞舞團慶典 Festival of Bulgarian Folk Dance Groups Abroad

多巧! 一年一度的海外保加利亞舞團巡迴慶典,今年 (2025) 剛好輪在法國里昂, 成了我暑期去保國之前的預旅!

先來談談這個已舉辦十年的活動: 每一年,海外的保加利亞舞蹈團體在六月一個周末,齊聚一堂,輪流上台展現舞蹈和晚會互動。由不同城市接棒,從法國 Lyon、Montepellier、西班牙 Gandia、La Nucia, Palma de Mallorca、義大利 Milan、Verona、丹麥 Copenhagen、捷克 Prague、Palma de Mallorca,第十週年輪回到首發的地主城市。沒想到這活動竟是由當地 Lyon 保團發起,令我驚喜! [註1]

 

吉祥物娃娃 Elena

這個節慶活動有個很可愛的吉祥物娃娃 Elena, 每年的地主國都得幫她換套保加利亞服飾。今年的地主國舞團老師來自 Pirin, 就幫娃娃換上了套她家鄉的服飾,可愛極了。

對了,她還有自己的臉書 [註2] 紀錄遊記。這一年待在法國,還可以看到她和小王子的合照!

 

場地與安檢

活動辦在市郊南區的體育館 Grand Palais des Sports,搭地鐵走不到10分鐘就可抵達。而且不用怕迷路,因為從地鐵站到體育館,跟著一群群穿戴保加利亞服飾的人走就行。

體育館的外圍排了十來個攤位,販售服飾等,其中有一攤位是來自保加利亞的歌者,為夏天在 Pirin 自家辦的一個舞蹈營而招團。餐點的攤位只有二個,包含墨西哥餐點,蠻奇特的組合。

除了周邊攤位,靠著體育館還布置了照相區,桌椅區。不過由於參與者眾多,桌椅從沒空過。午餐休息時間找不到位子的我,乾脆拿餐點到旁邊的停車場休息。樹蔭下,還可以遠觀團體排練,或聽樂手們聚集即興合奏。

演出團體把握時間,在體育館外的停車場上練習

入場需要安檢,尤其法國是恐怖分子目標之一,大型活動或舞廳都不敢掉以輕心。我跟著排隊,乖乖地打開包包讓警衛檢查。

「這是什麼? 刀子嗎? 」 

警衛摸到我的隨身食具包,警戒地問。我趕緊打開,結果他們看到筷子笑出來,大概沒想到竟然有人把筷子帶在身上!

之後入場,我乾脆把食具包拿在手上,先打開讓警衛看光,節省安檢時間。

 

連三天的表演

進入館場,地面樓除了舞台、還有些許座椅供行動不便者入座,觀眾則分坐於二三樓座區。我一直走到三樓邊緣才找到空位落座,夾在幾個團之間,除了瞄著遠方的舞台,也觀察坐在觀眾區的參與團體。

開場演出的,是幾位僑界青少年的樂器與歌唱演出。當少年扛出 Gaida ,吹奏出那著名響亮的前奏音時,全場、所有、在場觀眾的歡呼 響 徹 整個館場。而接續少女清澈的高音和裝飾音,又帶動另一陣掌呼。置身於歡呼聲中,我眼眶滾著感動的淚水,被全場的興奮熱情所感染。

經過十年,這個活動越辦越大。參與者從 6 國 14 團發展到至今 18 國 100 餘團,演出也愈發豐富! 連續三天的演出,不乏許多精彩!  看到以前沒看過的地區、舞形、或服飾,也訝異光歐洲就有超過 100 個保加利亞或巴爾幹舞蹈社團!


除了海外社團,令人驚喜的是還有來自保加利亞首都 Sofia 的 НУТИ 表演,不愧是藝術學院學生,是我所見過最整齊精準的保舞現場演出之一!

但,我最喜歡的節目,其實是最後一天的海外多布魯甲舞者大集合! 其實不太整齊,應該是因為排練時間太短,但個個神采! 這些好不容易才齊聚一起的海外舞者們,不乏精湛! 其中一位現居德國的多布魯甲男舞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廣場看到他,在旁邊踱步了一陣子才鼓起勇氣跟他說: 「謝謝你精彩的舞蹈神采,請繼續跳舞!」

 

舞會嗨翻

舞者聽著音樂不能跳很辛苦! 尤其當觀眾坐了硬椅很久,因此只要能動大家都很興奮! 當舞台上有舞團演出時,有時會有人在兩旁空地躍躍欲試跟著樂音起舞,但總為了避免打攪舞台上的演出而被勸退。但若是純歌唱、樂器演奏、或是舞台上的團體還沒準備好的空檔,大概就是起舞時間。

在晚會上表演的歌手們皆請自保加利亞,其中一位女歌手 Guna IVANOVA 應該很有名,當她一出現時所有人都在歡呼,唱的幾乎耳熟能祥的舞曲;另一組則是三熟男三美女組合,後來在保國電視頻道上看到,也有相當知名度。

地主城市里昂則請出了由當地法國音樂家組成的巴爾幹樂團,還有數個大鼓自場外打到場內為舞會開場,氣氛熱鬧!

舞台下除了跟著唱和,多條舞鍊亦同時竄動,在舞台前、兩旁空地、座區間的走道同時進行。每個領舞者帶的雖些許差異,但不分彼此的一起牽手跳舞。

 

坐了兩整天,我終於在晚會下到地面樓的座位區開跳、牽到其他人的手,跟著哼了些歌,出了些汗!

 

世代傳承

置身於觀眾席中,我發現只要台上一出現小朋友,全場就會響起熱烈掌聲!

其實大多數的幼小孩童只是著傳統服裝,在舞台上跟著走位敬禮,或站在舞台邊拿著團旗不動;演出品質不是重點,是孩童們的參與和努力,獲得全場熱烈歡呼。

一個現居倫敦的媽媽,驕傲地與我分享孩子在臺上的演出: 

「我們每周讓他們學保語、練保舞、每年全家隨團出國演出!」

令我想起早年在舊金山念書,華人歌舞團的家長們每週日送孩子到中國城學中國舞、練武術;大人們唱粵劇、打牌、或跟著一起參加中樂團練的情景。

這,其實是海外僑民們為了延續家鄉傳統文化的努力!

 

以家鄉文化為傲

週日,最後一天早上,老天爺成全給了個好天氣,活動拉到市中心廣場五彩繽紛!

忙碌的里昂市區,突然出現穿著保加利亞服裝的人潮,陸續從各方湧現。音樂聲響起,廣場上牽起數十圈跳 Horo,連前一晚演出的歌手們也出現,再度獻唱與群眾跳起舞來。

週日在里昂市中心的 Terreaux 廣場牽手跳 Horo

或許,直接看保加利亞新聞社的短片,感受一下全景影像: ;
https://www.bta.bg/en/bg-world/906555-grand-horo-circle-dance-takes-place-in-lyon-as-part-of-10th-expats-join-hands-i#Lyon

廣場邊站滿了觀看人潮,我也在其中,這次沒有下場跳舞。但看著滿場飛揚的保國旗幟,已能感受到那無比驕傲!

 

我們在法國嗎? 還是在保加利亞?

活動全程除了開幕儀式聽到法語 (可能因為在場長官的關係),和音響測試時一點英語 (因為音響工程師不懂保語) 外,幾乎都在聽不懂的保語情境。連夜間回到旅館,發現連大廳也坐滿了眼熟的參與團體。

整個周末置身於保加利亞語言 Cyrillic、音樂和民族服飾之間... 有些超現實,不確定自己是在法國,還是在保加利亞!

只是,隻身有點孤單。唯一的連結,只有在聽到音樂一起哼唱,和牽到手一起跳舞的那一瞬間。
沒跟團的外人終究還是外人... 

我想起坐在觀眾席的另一端,一個面龐方正的金髮女子隻身坐著,或許是德國人。她看著周遭牽手起舞的眼神,似乎有些好奇、或渴望。我看著她,似乎也看到自己。

 

備註:

[1] 10ème Festival Itinérant Des Groupes De Danses Folkloriques Bulgares A l’Etranger 官網 :
https://sabornamegdana.com/wp/programme/

[2] 吉祥物娃娃 Elena 的臉書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1147015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