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扇窗,搭一座橋


每次接到傳統舞蹈表演或教學的邀約,總是很心虛 - 畢竟我不是專家,深怕傳達錯誤的資訊。

其實五年多前剛回臺灣時,也曾想過從教舞開始,慢慢培養舞者和觀眾。
"我能教什麼呢?" 臺灣較少機會學到的中亞和印尼等舞種吧,可能會引起好奇與興趣! 
我興奮得想著,開始準備教學計畫。


但就在搜集資料中,卻發現,雖然過去表演經歷擺出來洋洋灑灑,但其實對傳統舞蹈與文化的認知卻不深入,舞得出來卻不知所以然。既然肚子裡的墨汁不多,加上看到不少臺灣民眾在本土化潮流中對"消費文化"的爭議,自己還得先維持一家大小生活... 種種因素,就把教學的念頭擱了下來。

一擱就擱了五年,直到今年接受臺灣是我家的採訪,問到我的舞蹈計畫。



計畫?

我想到當初的自許、嘗試與挫折,突然覺醒:
我實在太容易放棄了,真該鼓起勇氣再做些什麼!

"我能做些什麼?" 五年前的問題,我拿出來再問自己一次。


當個窗戶吧,把妳喜歡但臺灣較少機會接觸到的介紹出來!


其實,對於教學,心裡頭還是有份不確定性,直到好友的鼓勵:
現在臺灣有這麼多人願意深入研究世界民族舞蹈文化,多是因為當初土風舞的引介,引起學子們的興趣。如果當初大家都要等成為專家的時候才敢教,現在應該不會這麼的蓬勃發展了,是不是?

也是呀~  
我一直怕被批評 (老實說,相較於美國灣區,臺灣文化界的評語大多非常主觀尖酸。我當初就是被打擊到而就此放棄) ,但若我的引介能吸引到新的觀眾群,進而引發對該文化的興趣與認識,或許也是助益,是老天爺帶我回台灣的原因之一?


搭一座橋吧,引領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去橋的另一頭探險!


想到這裡,才鼓起勇氣,今年六月時自己獨立辦了個實驗性質的工作坊
看到十多位熱情的學員發亮的臉龐、爽朗的笑聲,我好開心!

能再度跟大家一起學習,真幸福!
"應該開始計準備下一個教學計畫了!"  我告訴自己。



留言